美国政坛近期风云突变,科技巨头埃隆·马斯克与总统特朗普之间的矛盾彻底公开化,甚至发展到马斯克宣布将成立名为“美国党”的新政党的地步,这预示着两人关系的彻底破裂,也为美国政局增添了新的变数。 这出戏剧性的冲突,其根源在于特朗普力推的“让美国再次伟大法案”(简称“大而美法案”)。
该法案中多项条款直接损害了马斯克的商业利益。其中,停止对新能源汽车的补贴,以及拒绝给予马斯克的SpaceX公司航天垄断地位,成为了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。 马斯克曾多次公开表达对“大而美法案”的强烈不满,并为此不惜与特朗普及其背后的共和党决裂。然而,他显然低估了共和党的决心,“大而美法案”最终在国会获得通过,并由特朗普签署成为法律,直接导致马斯克的商业利益受损。
展开剩余71%作为一名精明的商人,马斯克在自身利益受损的情况下,选择了强硬反击。然而,他并没有选择与民主党合作——尽管他过去曾是民主党支持者,甚至在特朗普竞选期间,他曾倾尽全力支持特朗普,利用其社交媒体影响力帮助制定竞选策略,并亲自掏钱为特朗普拉票,甚至不惜策划投票彩票活动。 他与民主党的分歧源于他对民主党多元化战略的不满,尤其涉及其子女的变性问题。因此,重回民主党并非易事,他可能需要付出巨大的政治代价。
最终,马斯克选择了成立“美国党”,挑战两党格局。这看似精明的一招,实则暗藏风险。美国一百多年来,两党轮流执政的格局已成定局,任何试图挑战这一格局的新政党都将面临两党的联合打压。即使是特朗普本人,也曾在与共和党内部分歧时,扬言要另立门户,最终也未能成功。
马斯克的举动,直接威胁到特朗普的政治地位和声望。特朗普目前掌控着白宫、国会和司法系统,拥有巨大的政治资源和权力。如果他选择利用法律手段对付马斯克,缺乏公职身份保护的马斯克将难以招架。
然而,这是否又是一场精心策划的“戏码”?马斯克和特朗普此前就曾上演过公开冲突与和解的戏码,例如马斯克曾公开声称特朗普在爱泼斯坦的名单上,但最终两人又言归于好。 因此,两人此次决裂的真实性仍有待观察。
即使特朗普真的决定对马斯克出手,马斯克也不会坐以待毙。 虽然他在政治资源方面相对匮乏,但他作为全球知名的商业巨子和科学家,完全有能力在其他国家,比如欧洲甚至他的祖国南非,继续发展他的事业和影响力。 这场权力博弈的最终胜负,仍悬而未决,未来走向仍将充满不确定性。
"
发布于:内蒙古自治区实盘配资官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